在张仪和庸芮带着财富和珠宝去义渠赎回芈月时,秦王早已意识到义渠王对芈月产生了兴趣。然而,出于对义渠百姓的考虑,秦王不得不做出牺牲泛策略,用600车粮食换取芈月的自由,以帮助他们渡过草原上的困境。秦王其实能够理解义渠王的心情,因为他自己也被芈月的智慧与性格深深吸引。
回想当初,秦王在楚国救援芈月与芈姝时,便注意到芈月与众不同。那时,尽管遇到强盗,芈月不仅没有慌乱,反而勇敢地拿起软鞭迎战。后来,在义渠人袭击迎亲车队时,为了保护姐姐芈姝,芈月亲自引开义渠人,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谋略。从那时起,秦王便对她另眼相看。
而义渠王对芈月的看重,源于她泼辣的性格。得知她并非秦国的王后芈姝后,义渠王心中暗喜,开始有了将她留作王妃的打算。经过一番周旋,张仪成功促使芈月回到秦国,她不仅救回了弟弟魏冉,还成为了秦王宠妃芈八子。尽管如此,义渠王仍对芈月心有所牵挂,甚至娶了东鹿公主,只因为她与芈月的眉眼相似。
那么,既然义渠王对芈月有情,秦王为何还会派她去义渠谈判呢?这似乎是羊入虎口,实则不然。这次与义渠的谈判对秦国至关重要。自从公孙衍离开秦国后,联合各国抗秦的势力日益强大泛策略,他掌控了五国的相印,并集结大军准备攻秦。如果此时义渠趁机发难,秦国将面临前后夹击的困境,局势相当危险。因此,秦国迫切需要稳定义渠,以免形成腹背受敌的局面。
展开剩余71%在接到义渠表示愿意称臣的消息后,秦王并不完全相信,认为义渠人性格桀骜,不太可能轻易低头,甚至怀疑其中可能存在诈计。于是,他决定派人前去核实。然而,张仪此时仍在外出使,司马错将军性格直率,缺乏巧妙的交涉技巧,秦王便决定派芈月前去。
虽然芈月仅是后宫女子,但她深受屈原的影响,学识和口才都十分出色,足以胜任此次谈判。而且,义渠王是否对芈月有情并不重要,秦王更关心的是芈月的心始终在自己这边,只要她一心为秦国着想,这就足够了。毕竟,感情越深,反而越容易让对方放松警惕,谈判也更有可能顺利进行。
另外,派芈月去还有一个深远的目的——她可以带回弟弟小狼,从而削弱义渠王的兵力。小狼是义渠王的重要助手,长期被培养成草原上最勇猛的战士泛策略,帮助义渠王赢得了许多战斗。义渠的强大始终是秦国的威胁,即使他们此刻愿意称臣,也不意味着永远安定。为了确保义渠长期臣服,秦国需要削弱他们的军事力量,而小狼正是关键。芈月亲自出面,不仅能带回小狼,还能帮助义渠接受秦国的控制。
芈月果然没有让秦王失望。虽然谈判过程中有些曲折,但最终结果令人满意。义渠王不仅同意向秦国称臣,还开始实行秦法,变成了义渠的“君”。这样,秦国解决了后顾之忧,可以专心应对函谷关的大军,而义渠的百姓也能够确保在荒年不至于饿死。
值得一提的是,芈月当初曾被囚禁,却依然心怀善念,救助了小狼,最终为秦国换来了这位猛将。这种善良和无私的精神,实在难能可贵!这也印证了那句“莫以善小而不为”。
当然,秦王并非只派芈月一人前往,而是指派了大将军司马错随行。两人一刚一柔,相互配合,可以在义渠王起了非分之想时及时制止,确保芈月的安全。尽管义渠王对芈月心有悸动,但他知晓她已成为秦王宠妃,因此并未做出过分的举动。他只在称呼上有所区别,始终称她为“楚公主”,而非“芈八子”。
当义渠王意识到芈月的话语间始终站在秦国一方时,他终于明白芈月的心早已属于秦王。能得到芈月青睐的男人,必定非凡,而义渠王也不禁对秦王心生敬意。秦王希望义渠王能够明白芈月心中的归属,不再有任何异心。
最终,秦王巧妙利用人心,无需一兵一卒就解决了这场危机。通过芈月的谈判,不仅成功使义渠称臣,还获得了将军白起,且让义渠王彻底死心,明白芈月的心属于大秦。不得不说,秦王真是老谋深算,巧妙操控了所有局面,让芈月和义渠王都在他的掌控之中。这份战略眼光和心机,实在令人佩服。
发布于:天津市垒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